第324章 柳氏工坊是属於世界的,不光是属於
他们。 ??在官老爷们想来,既然朝廷四格八法考的考核当中没有花边小报这一项,巡查御史和都察御史衙门也不太在乎这玩意,那还管他们的死活干什麽? ??有那个时间和功夫,还不如想想怎麽样才能让治下的老百姓生活的更好一点儿,怎麽样才能让治下的百姓多生孩子多修路。 ??这属於官场上的基本cao作——通常情况下,朝廷和上官不太在意的事情,这些官老爷们也不会太在意。 ??比如说伟大的乾隆皇帝不在乎普通百姓的死活,大清的官老爷们自然也就不太在意,和中堂更是因此而提出了着名的救民先救官以及粮食掺沙子能救更多人的理论。 ??这就是因为上官不在意,所以下面的自然也就跟着不在意。 ??地方官府不太在意这些花边小报的结果就是柳大善人等一众乡贤士绅们忽然又找到了一个赚钱的路子。 ??在找到了这个发财的路子之後,柳大善人甚至都有些感激朱劲松这个天字号的反贼头子——要不是朱劲松从造反开始就一直不遗余力的进行扫盲、推广社学,这天底下又哪儿来的那麽多识字的人? ??识字的人少了,这花边小报的需求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嘛,就像是大明时期小说盛行,因为大明的识字率到了一定的程度,识字的人多了,有这种需求,而到了大清时期就只能戏曲盛行,因为戏曲是用听的看的,并不需要识字。 ??当然,这种感激并不代表柳大善人真心感激朱劲松这个天字号的反贼头子——没错,哪怕朱劲松已经正儿八经的登基当了大明皇帝,柳大善人也依旧坚定的认为朱劲松是个反贼头子。 ??要不是朱劲松,柳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