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开源节流
便是其中之一。 ????一想到这个可能,百官们顿时兴奋起来。 ??对百姓们加征苛捐杂税,对於百官来说,简直就跟民间的太公分猪rou没有区别。 ??譬如朝廷要加征100万两,到了地方上,百姓们往往要付出两百万两甚至更多。 ??这多出的一百万两,毫无疑问要落入地方官和胥吏的手中。 ??其中负责征收的衙门胥吏能喝点汤,而地方官肯定是拿大头。 ??地方官拿了大头,肯定要分润给朝廷中的这些大员。 ??譬如御史台的御史、部院及科道官员等。 ??否则他们随便给皇帝上一封奏书,弹劾地方官横征暴敛,地方官是贪的再多,也只能拿来买棺材。 ??百姓虽然苦了点,但却富了这满朝文武,顺便还能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让皇帝高兴。 ??这岂不是妥妥的皆大欢喜,至於那些百姓,会不会因此而家破人亡,沦落到卖儿鬻女饿死街头就不是这些朝廷要员需要考虑的范围了。 ??毕自严当即便跳了出来表忠心,“启禀陛下,太仓库中还留存有三十万两辽东饷银,若是加征辽饷之後可以及时补入,倒是可以先挪用给大同。” ??百官闻言都不禁翻了个白眼,不禁感慨还是管银子的脸皮够厚。 ??别看毕自严现在掏了三十万两出来,但只要崇祯下令加征辽饷,到时地方上押送上来的银子便要拨出三十万补入户部。 ??看似一出一入,毕自严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但其实不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