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自苎罗(一十五)
叛国?若是宫家要通敌叛国,何必要沙场上搏命到奄奄一息才肯撤退,直接倒戈向敌军不就是了? 更何况,宫家有何理由要通敌叛国,一国的太尉,护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三人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祖上太庙供奉,百姓敬仰,根基稳健。 而投身敌国,则必然被视作jian佞,受人鄙夷,毫无根基,无疑是在自讨苦吃。 且宫家家眷全都在长安之中,若宫家就真的通敌叛国,难道就不怕通敌叛国之後,家眷遭难麽? 这其中利弊,显然是明摆着的,宫家除非是疯了才会有这般冒险且不利己的举动。 如此一来,说谎的,便不是从始至终都说自己未曾叛变的宫家,而是陛下。 陛下在编造罪名,栽赃宫家。 知晓过往世事的众人不由得一怔。 为什麽,为什麽陛下竟这般作为? 宫家曾经自己择了权宜之计,退兵弃城,尽最大力保存实力,留下了翻盘的可能。那时,尚且是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下。 这般行径,陛下没有赞许便罢,竟然还给宫家冠上罪名,押入天牢,受尽折磨,据说,宫大将军宫锦,就是那个时候扛不住酷刑逝世的。 陛下……竟这般冠以罪名折磨人,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都能看得出宫家绝不可能通敌叛国,那陛下也必然能看得出,那为何还要这般折磨宫家? 难不成,是因为明知这一切,却因为一时气愤,为了出气麽? 众人齐齐面色大变。 怎麽会这样? 长隐关不过是极小的一个城池,还没有什麽百姓居住,陛下都为了这个这般折磨人,陛下的控制欲望,未免也太强了,甚至都超脱了理智。 那时,宫家没有顺从陛下,尚且是权宜之计,因时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