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五:劄记
去找东西,也并非嘴上说说,风风火火的便去了。 迟玉卿看着他老人家的背影,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後面进来的吴师兄也是一头雾水,他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麽,也没见过自家祖父这般急切的模样。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只是问她有没有什麽是他能帮得上忙的。 他主动提及,也免去了迟玉卿自己开口,她倒是挺感激他的。 “吴师兄,你来得正好,我正好有一事相求!” 能帮上忙,吴师兄很高兴:“姑娘请说。” 迟玉卿想了一下,便道:“我听张爷爷说,你是负责这太医署药材采买的。而今正值雨季,想来要收到好的药材,便得一直往北走,可是如此?” 迟玉卿说这话,当然不是随口一说。 她的确是想找他帮忙往北走一趟,而今她在宫中不便抽身,便只好央求他人了。 吴师兄点了点头:“确有此事。” 永绥整体的地势都比大夏要低,怀梁以南,都正处於雨季,更有比怀梁更严重的水患发生。 也正是因为这种灾祸常有,他们早就见惯不惊了,也早就做足了准备。 而不是像永绥这场水患来时这样的手忙脚乱。 雨季,对於药材的收获与存放都并不友善,一般这个时候,他们是不会外出收药材的。 即便是药材紧缺,也不会是往南边走,北边的路是有些不好走,但在这样的情形下,也只有那里才能收到好的药材。 当然,这其中也不是这般简单的。 北边的药材产出,多是集中在横贯东西两边岐山,便是称岐山为灵山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