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
书迷正在阅读: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凝视就变强:从斗破开始、斗罗:开局先造枪、剑道独尊,每月可顿悟一次、一人之下:肖哥病友,第九奇技、斗罗:截胡女神,奖励天使修罗!、遮天之紫霞传说、影视:最狠皇子,庆帝劝我冷静、精灵:冠军实力的我只想教书育人、利己者的黑暗道:堂堂连载
基本都参加了,因此能走到殿试这一步的,无一不是人中之龙,譬如江西布政使司乡试的解元,解缙,就位列其中。 ??实际上,在明初试行科举效果不尽如人意之後,朱元璋曾一度对科举制度失去信心,转而从国子监里选拔官员进入仕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科举制度的重要性,於是在洪武十七年重新颁行了《科举程式》,明确了科举各级考试的举行时间、科目内容等等。 ??所以,它不仅仅是一次考试,更是朱元璋对未来官员的期待。 ??而对於考生们来说,只要通过了会试,到了殿试这个环节,一般都不会再被淘汰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松懈下来,殿试的排名将直接决定他们的进士身份以及未来的仕途发展,因此虽然紧张程度没有会试那麽高,但考生们依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就在这时,刘三吾宣布了戊辰科殿试的题目。 ??这个题目是朱元璋亲自出的,关於大明海禁政策的策论。 ??殿试就这麽一道策论,答完就收卷,没有第二道题了。 ??而这个问题显然比洪武十八年齐泰、黄子澄他们那一届的殿试题目“用人之道”要难得多,它涉及到大明的基本国策、经国济民、海防安全等多个方面,而且是现实问题,不是怎麽答都可以的那种。 ??考生们听到题目後,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忖度。 ??然而,他们知道,此刻不是犹豫退缩的时候,随着殿试专用纸张的发放,他们纷纷低头作答,毛笔的笔触在纸上飞快地划过,发出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