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探查
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後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 ??当时容闳集结留美幼童时非常费劲,很多人根本不愿意出去,所以选的都是平民出身的孩子,想不到成了被骂的点。 ??舆论以及申报这麽骂他们,就是觉得这些人出身寒微,肯定没有礼教,不堪大用。 ??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就一些汉人大臣、封疆大吏如袁世凯、张之洞、李鸿章在启用他们。等到大清没了,才真正能够发光发热,不过已经时隔太久。 ??黄飞鸿带着李谕来到留美幼童先修班所在的院舍视察了一番,二十年过去,这里已经非常荒芜,而且地方明显不够大。 ??毕竟留美幼童每一批只有30人,也并非都是在广州,比如上海就有这种先修班。 ??既然叫先修班,学生又都是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所以教授的只有英文,自然用不着太大的校舍。 ??但李谕倒是对这里表示非常有意义,“今後基金会所办学校,将会送一批学生去美国留学,选在这个地方,亦有继承之意。” ??黄飞鸿问道:“听闻现在最强之国家在欧洲,英吉利国、法兰西国等,为什麽不去那里?” ??现在很多人的观点里,世界上最强的还是日不落帝国,“带英”。 ??美国独居美洲,还处在闷声发大财的阶段,着力於工业方面。等它在军事、世界纷争崭露头角要在一战以後,那时候几个响亮耳光也初步打醒了大半个欧洲。 ??李谕解释说:“欧洲的教育当然非常强,科研也很强,不过现在美国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