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采访
大学的时代留学费用都不低,100年前更是高得离谱,只有考取公费留学一途。 ??说起来,当时也分自费留学和公费留学。 ??曾经留学德国的季羡林说过:“想要留学,只有富商、大贾、高官、显宦的子女才可以办到。” ??季羡林出身贫寒,属於公费留学生。 ??自费留学典型的比如徐志摩,他的父亲徐申如是浙江海宁的大富商,甚至自己还办了一个钱庄,非常的有钱。自家都能开银行,就好比後世所说的“家里有矿”,钱多到只能算是个数字!这也是後来徐志摩娶了陆小曼依然花钱大手大脚的原因,——真的是打小习惯了。 ??官费留学的话,主要是门槛很高,毕竟每年就派那麽有限的几十个人,和现在动辄每年几十万比,实在相差悬殊。 ??但是官费留学如果能考上,待遇将会非常好! ??举个例子,钱锺书是公费留学英国,给他的待遇标准是“服装费20英镑,交通费80英镑,每月学杂费及生活补贴24英镑”! ??当时的英国是金本位制,发行的英镑相当值钱,直接和黄金挂钩,每一英镑都直接对应7.3克黄金。 ??这麽算下来,钱锺书差不多每个月学杂费和生活补贴就是60多两银子! ??作为对比,清朝的知县,一个月俸禄只有4两!当然,大清知县们肯定不会只有这麽点钱,每年还会贪污贪污。 ??但一个月60多两银子,相当於如今的两万多元,同样可以在欧洲过上小资生活,更别提生活物资匮乏许多的一百年前。 ??大清之所以给这麽多钱,也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