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刘大娘麻辣烫
生人数却是极为有限的。 所以,每年国子监四门学俊生竞争相当激烈,且至今未有一个寒门女举子成功寄读。 刘辰星心里很明白,她虽要圣龙九年四月才满十四,但世道对女子的苛刻,给予她自立的时间并不多,阿兄可以用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时间,可她能争取走到现在不仅不易,更有赖於一路走来身边人的保驾护航,时间对她而言必须争分夺秒。 知道国子监四门学不好进,刘辰星便也不浪费时间去竞争,她将目光直接放在了另一个取解办法上——寄籍取解。 而且养病期间,她已经想好了卖火锅的生意,营业初期,少不得诸事亲力亲为,可一旦进了国子监,每十日才有一日休沐放假,她的卖火锅大计还怎麽展开? 如是,有了清楚的计划,刘辰星就下来的日子就忙碌了起来。 首先,也是重中之重,就是在京畿之地落户,完成古代“高考移民”。 朝中有人好办事,柳文苏到底当了大半年的京官,又在长安呆了四五年,还是“高考移民”的老人,自然有渠道,才二月中旬,就落帮着实了寄籍的地方。 又兄妹俩一贯什麽都一起,加之刘青山饶是有心进国子监,也需要寄籍保底,柳文苏索性直接给兄妹二人一起迁了户,乃长安所在的雍州辖下礼泉县陈家村,也是他当初寄籍之地,距离长安不过百八十里。 薛程和舅甥仨走得近,他确实有心进国子监,但如今尚在四处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