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青阳县城
是的,一路上黄土飞沙,吃了满嘴的灰尘,终於走到城门口,却还要排队进城。 时下户籍制度森严,老百姓只要走出本县,就要有“公验”,相当於现代的身份证。 他们之所以要排队进城,就是因为城门下有三四个执矛的守门卫兵,凡要入城的外地人,都得向这些门卒出示“公验”。 而且这些“公验”还不像现代的身份证人人都有,倒有些像天朝的六七十年代那样,走哪儿都要找人开介绍信般。 这里的“公验”就是如此,要出本县,就得找人开“公验”。若没有证明身份的“公验”过城门,就叫“私渡关津罪”,被抓住至少一年半的徒刑。 所以,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出过本县。 反正刘辰星穿越到此五年了,刘家还没有一个人出过青阳县,她至今也没见过“公验”长什麽样。 只知道是一张卷纸,每过一地,都要上交给当地的官方检查盖章,走过的地方越多,前後续加的公文越长。 听说像走南闯北的商队,他们的“公验”都是一卷很长的卷纸粘在一起,因为经过了太多关卡。 好在青阳县就是一个小县城,听在县里读书的柳家舅舅说,全国像青阳县这样的小县城有一千五百多个,所以等着通关进城的队伍虽排得老长,但过得非常快,几乎都是本县的老百姓,不用检查“公验”。 像他们就托每日往来县城的三叔之福,因着三叔在门卒那早混了个眼熟,门卒就问了三叔几句他们是谁,得知是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