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应举路上遇废庙
正如刘青山说的,出发後就得风餐露宿。 这时候大部分地区都是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岭。 放眼望去,高山密林,不但旅舍食肆难觅,还充满了许多未知。 这正是为何自古从不乏客死异乡的旅人,且举子路途死亡人数也远远大於停留在目的地的死亡者。 好在如今民富国强,虽然除去长安大明宫中有砖道,其他几乎都是土路,但本朝道路最大的特点就是四通八达,只要顺着官路朝要去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十之八九都能找到要去的州县,等远远看到土黄色的城池,那便是胜利在望了。 但苦於现在交通极其不便利,离乡远行一次,少则十天半月,长则三个月以上也是常见,路上的旅人们不免日夜兼程赶路。 是以,才有天朝唐时被称为“闽南第一进士”欧阳詹在《赋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应举》书:“月没天欲明,秋河尚凝白。皑皑积光素,耿耿横虚碧。” 大意为:在黎明时送郭秀才。 可见斯时行路,何等起早贪黑。 清河、青阳二地毗邻而居,两地相距不过一百八十里。 按照“陆行之程:马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车三十里。”的普通行程计算,从青阳徒步到清河,约三四天的脚程。 即便走得再慢,兼之颇有雅兴一路游山玩水,也要不到十天。 是故,爷仨倒不用早行夜行的赶路,一切以身体为重,毕竟途中太过疲乏,极易受病魔入体,又在荒郊野外,到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才真是得不